演出时长:9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场次:2场
*购买该演出票的客户,请于演出当日凭订票手机号或订单取票电子二维码到现场售票处兑换纸质门票入场。
*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含1.2米)儿童凭票入场*
一、剧目简介
《沉沉的厝里情》是一部讲述“家”的舞剧,充满着人文情感。在闽南海滨,在闽南大厝里,主人公阿月的故事贯穿始终,从少女时代,看木偶戏坠入爱河;从新婚喜宴,夫婿出海离别;从守望空房,在海滨山头望眼欲穿;从勤劳持家,到后人回归团聚,都体现了浓郁的闽南风情。阿月的性格、阿嬷的故事、母爱的伟大、悲欢离合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现象,将爱情、亲情、乡情、友情交叉结合在一起,艺术的感染力强,不仅吸人眼球、扣人心弦,还引人遐想,催人泪下。

在世界各地生活的闽南人有两千多万,在台湾祖居闽南的同胞占七成以上。厝,闽南语中是房屋的意思,带有家的意象,这里有闽南渔家的生活,有游子对故乡的怀想、有对亲人团聚的企盼,全剧沉浸在对“回家”、“团聚”的渴盼之中,撩拨起每个人心中那份不常想起却从未忘记的乡愁,同时,因为闽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全剧也隐含着对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呼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因此,这部舞剧的主题,就具有内在深意和思维高度,足以发人深省。闽南文化,根扎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


二、作品特色
这部舞剧在定位上紧扣闽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将很多闽南的乡土风俗及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展现了闽南人的生活方式、闽南人的民间风俗、闽南人的情怀、闽南人的大爱。作品中还提炼带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元素,比如拍胸舞、掌中木偶、高甲丑、南音,甚至闽南的方言等,为舞蹈、音乐、舞美奠定闽南风貌的基调。同时,又运用独白、戏中戏、细节放大、内心外化、时空间离等等现代的方式进行处理,将闽南地方民俗、风俗、艺术与舞蹈、音乐、舞美相融合。

三、剧团介绍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创建于1993年,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以其浓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风格,独特的闽南地方特色、精湛的演技享誉海内外,201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国内各类舞蹈比赛中,曾获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百余项奖项,被赞誉为“中国民族艺术之花”。


四、获奖记录
该舞作于2012年12月参加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获综合演出奖一等奖;2013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中国第十届艺术节,获文华优秀剧目奖、编导奖、十艺节演员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11月参加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获作品金奖,三名主要演员获表演银奖。
五、主创介绍
(一)编剧:铁涵,博士后、博导。
程宇,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北京舞蹈学院。
(二)总导演:靳苗苗,国家一级导演,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大型晚会策划人,文华导演奖获得者,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
(三)视觉设计总监:任冬生,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任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团长、硕士生导师。
(四) 音乐作曲:谢鹏,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青年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五)舞美设计:金卅,国家二级舞美设计,现任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
刘蓓,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六)服装设计:王彦,中央戏剧学院舞台服装设计硕士。
李晖,国家二级舞美师,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江南大学硕士。
(七)执行导演:李伟斌,青年舞蹈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系,曾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文华导演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金奖。
六、主演介绍
(一)老年阿月扮演者:卓然,国家一级演员,厦门市政协委员、市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
(二)青年阿月扮演者:吴雨薇,国家二级演员,文旅部青年拔尖人才,团市委福建省青联委员,福建省文旅系统青年拔尖人才。
(三)阿明扮演者:李鑫,国家三级演员,福建省文旅系统青年拔尖人才。
温馨提示:
1.本场演出为实名制购票。
2.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以免延误观演。
3.观众需持演出票对号入座,禁止跨层入场。
4.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请妥善保管演出票,遗失不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