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演票务通-行业领先的网上订票网站,全国订票电话400-818-3333

中演票务通官方微博

中演票务通微信公众号

    1. 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
      1. 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480.380.280.180.120.80
    1. 开演时间:
      价位:
      购票方式: 扫描右侧二维码,微信购票
    2. 本演出采取实名制,须持本人身份证件北门入场,详见 观演必读;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星辰大海,信念永恒。

      冼星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从艺术家“小我”走向人民音乐家“大我”,完成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旷世绝唱。他的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是编舞家的最爱。该剧以交响叙事的当代舞剧表现了冼星海的艺术人生,从最浓烈最深沉的情感进入,从大意象大情怀的视角切入,力求塑造一个拥有伟大信仰的伟大艺术家。



       

      出 品 人:王
      艺术总监:赵汝蘅  
      总 制 作:李志祥、赵铁春、朱敬、王诚、宫吉成
      总 监 制:赵铁春、林


        主创:
      总导演:肖向荣
      剧:许锐
      曲:郭思达
      舞美/灯光/多媒体设计:韩江
      服装设计:邹游
      造型设计:贾雷
      执行导演:常肖妮
      导:李超、文小超、吕梓民、范璐、兰明明
      舞台台本设计:孙一曦
      音响设计:刘丽敏



       
        领衔主演:
        冼星海:夏天*
        命运:李宇

      妻子:胡婕、王钰*

        
        主演:
        光未然:何将
        母亲:王钰*、林烨*
        袁牧之/拜卡达莫夫:孙锐(特邀舞蹈家)
        塞克:颜涵懿
        张曙/杜卡斯:王政*
        夏之秋:邱哲浩*
        沙梅:杨凤山*
        达娜什:林烨*、邹宝仪*
        萧友梅:赫文*
        冼妮娜/卡莉娅:刘顾泽馨
       
        注:*为宁波市歌舞剧院演员
       
       
      1945年,莫斯科漫天大雪,抱病中的冼星海回国无门。他回望一生,思绪如雪花飞舞。
      他曾漂泊于“大海”之上,在社会炉火中焠炼成钢,在凛冽寒风中飞扬音乐梦想,在母亲和祖国召唤中爱得义无反顾;他曾奔走于“洪流”之中,在广场街头唱出大众最强音,在中华大地求索救国之道,在爱侣和同志的携手中把身心献给党;他曾流落于“故土”之外,在颠沛流离中艰难求生,在国境线外望眼欲穿,在女儿和中国新生的期盼中矢志不渝。
      他心中回响着黄河的咆哮,生命虽远去,信念却永恒。

      序曲
      莫斯科,漫天大雪。拖着病体的冼星海孑然一身,但并不落寞。在这安静冰冷的世界,他的内心却无比炽热。他的脑海中还有一首未完成的《中国狂想曲》,在天地间奏响最后的乐章……
       
       
      第一幕:大海
      诞生于大海上的冼星海,似乎注定要漂泊。他下南洋、闯上海、赴巴黎,只为成就音乐梦想。低沉的劳工号子和通红的船舱煤火锻造了他的人生底色,母亲的含辛茹苦和导师的知遇之恩托举了他的艺术之路。一曲《风》让他扬名巴黎,走进了音乐的殿堂,但恩师的离世让他黯然神伤。此时,祖国的磨难和召唤让他毅然归来。
      他,是一个漂泊的艺术家。
       
       
      第二幕:洪流
      学成归国的冼星海处处碰壁,报国无门。他和志同道合的同行人走上了街头,求索着中国的出路。他的音乐化成了激昂歌声,汇成了长江江畔的火炬歌咏,汇成了磅礴的革命洪流。洪流中他邂逅了妻子,就此携手走到延安,走进开天辟地的新世界,孕育了新的小生命。《黄河大合唱》横空出世,他饱含深情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仿佛获得了新生!
      他,是一个求索的爱国者。
       
       
      第三幕:故土
      告别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冼星海前往苏联为延安纪录片配乐。未曾想,战火让胶片付之一炬,更隔绝了他回家的路。他辗转流落到阿拉木图,房东和她可爱的女儿给了他温暖,但真正的家是在国境线的另一边。他无数次徘徊在国门之外,心中揣着一把魂牵梦萦的故土,望眼欲穿中是新生的女儿和祖国。他抱病投入音乐之中,与自己的生命赛跑,信念坚如磐石。
      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
       

      尾声
      莫斯科,漫天大雪。拖着病体的冼星海孑然一身。白雪无瑕,岁月无声,他挥舞双臂,指挥着无人的《黄河大合唱》,汇成全体中国人的心声,响彻天地之间,化为万丈光芒。
      他,是一个永远的人民音乐家。
       
      夏天饰 冼星海
        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宁波市“六个一批”人才。曾获第十一届中国舞剧“荷花奖”、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个人优秀表演大奖、第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浙江省第二届“江南舞韵”十佳作品奖(最高奖项)。
        主演多部优秀舞剧作品,均担任主角。舞蹈作品:《空山》《绝弦》《兰亭·梦循》《望乡》《信仰的力量》等。舞剧、舞蹈诗作品:《金蝉塑与糖人宝》《幸福花山》《十里红妆·女儿梦》《花木兰》《天路》《中华赋》《粉·墨》。舞蹈音乐剧场:《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美术馆奇幻夜》。
      李宇饰 命运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现为独立舞者。
        作品《盒子》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组金奖;作品《一片羽毛》获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作品《我们在黄河岸边》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
        参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参演张艺谋导演作品《对话·寓言2047》第一季作品《碗碗·腔》、第二季作品《神鼓·影》。2019年湖南卫视青年舞者竞技秀节目《舞蹈风暴》人气舞者。
        主演多部舞剧及舞蹈剧场作品:《红梅赞》《齐风·莆田》《我们的天空》《警幻觉》《幻茶迷经》《双下山》《舞术》《慢放》《X》《你好陌生》《三十二章节》《卡冈图亚》《谭元元和她的朋友-美术馆奇幻夜》。
      王钰饰 妻子/母亲
        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曾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个人优秀表演大奖、第十四届北京市舞蹈比赛表演金奖、第三届宁波青年舞蹈比赛一等奖、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二等奖。
        代表作品:《烟雨断桥》《奈何虞兮》《母亲的战役》。舞剧作品:《花木兰》《红楼梦》《十里红妆·女儿梦》《霸王别姬》《丝路长城》《秋天里的那个女人》。
      何将饰 光未然
        自由舞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曾在“桃李杯”、中国舞蹈“荷花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全国舞蹈比赛中屡获佳绩。
        曾多次出演舞剧男主角。主要作品《石榴花开》《红梅赞》《铁道游击队》《杨靖宇》《人参》《彩虹儿女》《我们的天空》《士风》《卡冈图亚》等。
      孙锐(特邀舞蹈家)饰 袁牧之/拜卡达莫夫
        中国青年舞蹈家。汏黑天舞蹈工作室创始人、艺术总监。
        曾获奖项:2003年第八届北京市舞蹈比赛第一名;2005年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金奖;2007年全国舞蹈比赛“文华奖”、表演金奖、剧目金奖;2008年意大利国家舞蹈比赛现代舞第一名;2009年央视春晚舞蹈《蝶恋花》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一等奖。曾任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及北京市当代芭蕾舞蹈团主要演员。
        主演作品:古典舞剧《鹤鸣湖》《唐婉》《大风歌》;现代舞剧《惊梦》《不定空间》《海子》;民族舞蹈诗《天域天堂》《彝族故事》等。曾多次出访国外交流演出,并赴美国研修舞蹈。现致力于中国舞蹈人才的培养及舞蹈的发展。
      颜涵懿饰 塞克
        独立舞者,独立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专业。曾为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演员,参与合作近三十部作品并参加世界各大艺术节。
        担任舞剧《石榴花开》编舞并饰演男主角“老兰花”,该剧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担任舞剧《运·河》导演助理;担任现代舞剧《卡冈图亚》舞者。双人舞《Relationship》获得匈牙利布达佩斯国家舞蹈剧院第六届Body Radical最受观众欢迎奖、Touchpoint艺术基金最高奖。
      王政饰 张曙/杜卡斯
        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舞蹈《英魂》荣获上海市舞蹈比赛新人新作奖;舞蹈《自在》荣获第五届宁波市青年舞蹈大赛专业组个人一等奖;舞蹈《信仰的力量》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提名奖;舞蹈《那仁朝克》荣获内蒙古国际舞蹈艺术比赛表演一等奖。
        舞剧作品:《十里红妆·女儿梦》《花木兰》《天路》、佟丽娅舞蹈剧场《在远方,在这里》。
      杨凤山饰 沙梅
        宁波市歌舞剧院独舞演员。
        参演舞剧《花木兰》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舞蹈《望乡》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终评;舞蹈《信仰的力量》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提名奖、第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现代舞作品《长路》获第四届宁波市舞蹈演员大赛二等奖;双人舞作品《心驰》获第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优秀奖;现代舞作品《泡沫无声》获第五届宁波市舞蹈演员大赛一等奖。
      林烨饰 母亲/达娜什
        宁波市歌舞剧院独舞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参演舞剧《花木兰》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舞蹈《胭脂扣》获第五届宁波市舞蹈比赛二等奖。多次出访中国香港、韩国等地进行交流演出。2020年出访保加利亚进行文化交流,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
        参演舞剧《花木兰》《十里红妆·女儿梦》《天路》。在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中饰演女二号“杏儿”。
      邹宝仪饰 达娜什
        宁波市歌舞剧院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附中(原解放军艺术学院)。
        舞蹈《山南笠影》荣获山东省第十一届青少年舞蹈大赛独舞一等奖;舞蹈《天遇》荣获山东省第十二届青少年舞蹈大赛金奖;舞蹈《与妻书》荣获第五届宁波市青年舞蹈大赛专业组二等奖;参演舞剧《风筝》荣获第九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参演舞剧《花木兰》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
        参演舞剧、舞蹈诗作品《十里红妆·女儿梦》《花木兰》《天路》《风筝》《延安记忆》。
      赫文饰 萧友梅
        宁波市歌舞剧院独舞演员。毕业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曾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第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浙江省第二届“江南舞韵”十佳作品奖(最高奖项)、宁波市第四届青年舞蹈大赛三等奖、宁波市第五届舞蹈大赛二等奖。多次跟随出访保加利亚、法国等国家演出。
        舞蹈作品:《信仰的力量》《望乡》《薪火》《裁缝》等。舞剧作品:《花木兰》《十里红妆·女儿梦》《天路》。在《十里红妆·女儿梦》中饰演男二号阿林。
      刘顾泽馨饰 卡莉娅/冼妮娜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附属小学学生。
        2021年7月参演北京电视台拍摄的舞台剧《灰姑娘》,扮演小魔仙。2021年8月为环球电广传媒集团、百思童年公司、唐顿家政公司拍摄抖音广告。2021年8月为北京童星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儿童剧《奇趣成长》片段。2021年10月在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舞剧《丑小鸭成长记》中扮演小蜜蜂领舞。
       
      肖向荣总导演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科技融创中心主任、教授。荣获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最美教师”称号、获评北京市“首都十大新闻人物”。
        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总导演。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总导演;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核心主创导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总导演;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导演;G20峰会开幕式《最忆是杭州》核心主创、室内版总导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导演,残奥会闭幕式核心策划。导演的《香山红叶》引起世界媒体关注和好评。
        创作作品《长河吟》获国家舞蹈门类最高奖项“文华奖”创作及表演金奖;《生死不离》获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失语者》获意大利罗马国际舞蹈比赛现代舞金奖。多次受邀参加韩国国际艺术节、中国台北关渡艺术节、中国澳门艺术节等一流艺术节。曾担任中国澳门艺术节艺术顾问、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特约编舞家、西澳表演艺术学院特约编舞家、法国里昂高等音乐舞蹈学院现代舞访问学者并创作一系列优秀舞作。 
        作品涵盖多个艺术领域,海内外知名媒体多次报道,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在艺术创新和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眼光、本土意识,同时引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汲取前沿科技成果实现舞台空间美学的现代性突破,塑造全新舞台艺术格局,是当代审美的跨界领军人物。
      许锐编剧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舞蹈学博士,舞台创意与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访问学者全额奖学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百人工程”和“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许锐一直跨越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两个领域。其著作包括《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审美与自觉》等。发表诸多评论和理论文章,曾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舞台创作代表作包括舞剧《红高粱》《徽班》《骑楼晚风》《戈壁青春》《诺玛阿美》《赵氏孤儿》《五星出东方》《洪湖水浪打浪》《地雷战》《运》;舞蹈剧场《一刻》;音乐剧《太急》《舞678》等。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等。作为联合主持人创办“跨艺·舞动无界”项目,此项目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当代舞蹈创作研究项目。
      郭思达作曲
        中国音乐舞台极为活跃的作曲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主任。创作的作品涉及交响乐、影视、舞台等广泛领域。创作的舞剧《一起跳舞吧》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最佳音乐创作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创作曲目《东风浩荡进行曲》《雄鹰出击进行曲》。同时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音乐总监。
        部分音乐作品:音乐剧《茉莉花》《青城》《花儿与少年》等;舞剧《水月洛神》《朱鹮》《记忆深处》《到那时》《一起跳舞吧》《花界人间》《梁祝》《青衣》《齐风甫田》等。
        交响音乐作品:《牡丹亭之梦的十二个瞬间》《纪念碑》《伟大的庆典》等。
        影视音乐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峰爆》《遇见你真好》《新版红楼梦》《暴风眼》《大宋宫词》《你好,旧时光》《唐砖》《独家记忆》等。
      韩江舞美/灯光/多媒体设计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2002年开始任职于中央芭蕾舞团,2016年受邀加入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一位出色的舞台视觉艺术家,韩江兼任了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涉猎舞蹈、话剧、戏曲、歌剧等各领域的舞台视觉艺术创作,在与业内各大导演的合作中,建立了独立的美学风格。
        代表作品:芭蕾舞剧《牡丹亭》《闪闪的红星》《西施》《唐寅》等;现代舞剧《莲》《野草》《早春二月》《荒野挽歌》《白蛇》等;民族舞剧《花木兰》《朱自清》《热血当歌》等;话剧《建筑大师》《白鹿原》《海上夫人》等;歌剧《狂人日记》《原野》《冬之旅》等;戏曲《金锁记》《凤求凰》《银筝断》《伪装者》等。
        从业二十年参与创作上百部各类舞台剧作品,屡获国家级(文华奖、荷花奖等)各类专业奖项,每年均有作品参与各类国际顶级艺术节。
      邹游服装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服装总策划、总设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服装总策划、总设计,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国家形象到个人形象,一种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关联性,以及其中映照出的身体与物质的关系,是邹游近期关注的研究方向。同时,他也致力于将设计价值放置于商业系统中,对不同传统知识在消费主义定义与诠释方面加以梳理。
      贾雷造型设计
        著名造型设计师。荣获“全国化妆造型十佳”、“亚洲百杰造型师”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独舞《飞天》、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首席造型师;2009年央视春晚《蝶恋花》设计彩绘造型并荣获“观众最喜欢的节目”一等奖;2005至2010年新年戏曲晚会造型总设计;200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造型总设计;2008至2010年央视春晚舞蹈造型总设计;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闭幕式造型总设计;2004至2010年多次应邀参加CCTV舞蹈大赛、“桃李杯”舞蹈大赛、全国舞蹈大赛等赛事造型设计,共设计节目造型110多个,其中有20余个节目荣获金奖、30余个节目荣获银奖。
        担任造型设计的舞剧作品有《红楼梦》《孔子》《沙湾往事》《水月洛神》《杜甫》《粉墨》《花木兰》《丝绸之路》《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常肖妮执行导演
        本科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教师。
        作品《长河吟》曾获“文华奖”创作及表演金奖,《流年》曾获“桃李杯”舞蹈比赛三等奖,《失语者》曾获意大利“罗马国际舞蹈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国内外舞蹈比赛奖项。编创作品《忽然悟空》《房间》《星期二》《亚洲铜》入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日本横滨舞蹈节、希腊雅典影像艺术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青年戏剧节、意大利“中意文化交流年”等多个国际艺术节。作品《镜子》《没有大象》受邀参加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没有大象》受邀参加第47、49届中国香港艺术节。
        参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等大型演出活动,分别担任总导演、舞蹈总监、舞蹈编导。
      李超编导
        不再儿戏nomoreplay创始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专业。
        个人作品:《卡冈图亚》《你好陌生》《慢放》《旅行》《for ex》。
        艺术创作与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罗西尼歌剧《灰姑娘》编舞;功夫与舞蹈跨界融合舞台剧武-蹈《门》编导;Sidi Larbi现代舞作品《Genesis》舞者;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赵氏孤儿》编导;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士风》编导;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与香港编导合作单元《两地书》编舞、舞者;张艺谋导演作品《对话·寓言2047》第二季 《号子·染》编导;张艺谋导演作品《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 《南音·爱》《唱书·染》编导。应邀为北京师范大学创作舞蹈作品《无非两个圈》。舞蹈影像作品《Pain》编导;箭厂出品歌舞短片《格温枪女孩》编舞、主演;舞剧《歌唱祖国》编舞。
      文小超编导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编导专业,2012年公派赴新西兰交流学习。
        作品《盒子》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组创作金奖;参与创作北京舞蹈学院大型原创现代舞剧《听说爱情回来过》并担任男一号;与美国现代舞家合作现代舞剧《看不见的城市》;担任现代舞剧《江湖》总导演、舞蹈编导;舞蹈影像作品《Chao》受邀参加爱尔兰艺术节;作品《Looked In》受邀参加新西兰奥克兰Tempo艺术节;作品《Awa》受邀参加新西兰奥克兰国际艺术节;作品《Peer Forever》荣获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编舞组金奖;参与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创作作品《三十二章节》并进行全国巡演。
      吕梓民编导
        自由编舞人。
      范璐编导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曾任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舞者。自由舞者、编导。
        主要编创作品有《曼珠沙华》《三人行》《窒息》《回》《游戏之内,规则之外》《人生如戏》。
        参演舞台作品有《褪色的独白》《圆》《初祭》《超速》《踏莎行》《前定暗色》《长征·九死一生》《第360颗种子》《源流》《地平线之外》《等待》《空房间》《晨昏线》《偶》、“扶青计划”委约作品《无人之境》、“培青计划”委约作品《你好陌生》《没有孤岛》《卡冈图亚》等。
        参与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第十一届民运会闭幕式、“荷花杯”舞蹈比赛闭幕式、张艺谋第三季《对话·寓言2047》、沉浸式艺术展“她·共生”、舞剧《热血当歌》,并多次参与国家级文艺演出和大型活动。曾受邀前往美国、黎巴嫩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及演出。
      兰明明编导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编导、舞者。
        独立作品有《暮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THE MOMENT》《我们的田野》《跟着光》。
        参与排演法国当代舞蹈家、编舞家Maguy Marin经典作品《MAY B》;张艺谋导演作品《对话·寓言2047》;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Bliss Kohlmyer作品《催化剂》;澳大利亚西澳表演艺术学院编导Kynan Hughes作品《Last Goodby》;著名编导常肖妮作品《忽然悟空》;青年舞蹈家闫贝妮作品《影人》《安魂》等。
        曾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主创编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总导演组成员;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6届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颁奖典礼节目导演;北京留学生之夜“花young年华”执行导演等。
      孙一曦舞台台本设计
        电影编剧,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硕士。现为英国导演协会会员、英国电影电视学会会员。曾任英国WildAid导演,制作屡获国际奖项的纪录片和公益广告,并曾任《新月》《新大地》等多部英国舞台剧制作人。2018年,自编自导的长片电影处女作《素素:古宅之谜》入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处女作竞赛单元以及中国北京、西雅图、圣地亚哥、平壤等国际电影节,获卡迪夫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已销售至北美和东南亚地区,并于2021年Netflix网络发行。
        2018-2019年,原创电影剧本《他们来到悬空岛》与《再婚的喜悦》入围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伦敦电影节等。2020年,任张律导演院线电影《柳川》剪辑。2021年,担任编剧、导演院线合家欢电影《海洋传奇》。
      刘丽敏音响设计
        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音响组高级主管,负责剧院自制剧目的音响设计,扩声系统的建设、验收及运营工作。
        曾参与多部剧目和重要演出活动的音响工作,包括: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京剧《赤壁》《天下归心》、话剧《王府井》《风雪夜归人》、湖南卫视音乐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等,并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等十几部歌剧中负责音效制作及播放工作。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中担任音响设计助理,在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二月》中担任音响设计。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7000万元。下设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有限公司、宁波市甬剧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话剧团有限公司、宁波市天然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市天然舞台舞美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宁波市开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7家一级子公司和宁波演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歌少儿艺术培训学校2家二级子公司,拥有天然舞台和白云实验剧院2个自有剧场。
        集团现有职工360余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一大批高级职称演艺人才,并且拥有一大批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自成立以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试先行者,集团坚持一手繁荣舞台艺术,一手繁荣文化市场,并通过一系列内部机制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在剧目创排、市场开拓、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捧得“奖杯”的同时,也在市场中赢得了“口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在全国同类院团前列。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文艺工作和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开展文艺工作。十年来,充分整合全国创作资源,挖掘本土素材,共创排52部剧目,其中原创剧目25部,涌现了舞剧《花木兰》、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话剧《大江东去》《张人亚》、越剧《明州女子尽封王》《藏书楼》、甬剧《筑梦》《红杜鹃》、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三字经传奇》等一大批精品力作,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13个,剧目数量、质量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首,居全国前列。
        集团充分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年均演出500场以上,多次出访法国、美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日本、新加坡、韩国、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向海内外观众展示宁波灿烂悠久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充分发挥了国有艺术院团优秀文化传播推广引领作用,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能和文化支撑。先后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文化创新管理团队、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等荣誉。